问题分析:失眠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:
1.睡眠过程的障碍
入睡困难、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间减少。
2.日间认知功能障碍
记忆功能下降、注意功能下降、计划功能下降从而导致白天困倦,工作能力下降,在停止工作时容易出现日间嗜睡现象。
3.大脑边缘系统及其周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
心血管系统表现为胸闷、心悸、血压不稳定,周围血管收缩扩展障碍;消化系统表现为便秘或腹泻、胃部闷胀;运动系统表现为颈肩部肌肉紧张、头痛和腰痛。情绪控制能力减低,容易生气或者不开心;男性容易出现阳萎,女性常出现性功能减低等表现。
4.其他系统症状
容易出现短期内体重减低,免疫功能减低和内分泌功能紊乱。
中医治疗失眠一般从四个方面入手:
一、调和气血平衡阴阳
实证型:肝郁化火,用龙胆泻肝汤加味;痰热内扰,用温胆汤加味。
虚证型:阴虚火旺,用黄连阿胶汤合朱砂安神丸加减,心脾两虚者用归脾汤;心胆气虚者,用安神定志丸;心肾不交、虚阳上扰者用交泰丸。
顽固性不寐从瘀论,乃气血凝滞,用血府逐瘀汤。
二、养血育阴安神镇静
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,适当予以安神镇静的药物来治疗失眠。
临床上常用养血安神、清心安神、育阴安神、益气安神、镇肝安神及安神定志等方法,随证选用。
三、精神调治舒畅情志
随证采用精神调治的方法,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及紧张情绪,保持精神舒畅。对因情志不抒或紧张而造成的失眠,精神治疗更有其特殊的功效。
四、针灸疗法宁心安神
中医治疗失眠所选穴位包括:内关、神门、四神聪、三阴交、安眠、足三里、后溪等。
四神聪镇静安神,不寐病位在心,取心经原穴神门宁心安神;三阴交健脾益气,柔肝益阴,可使脾气和,开气疏泄,心肾交通,心气安而不寐除;心脾亏损配心俞、脾俞;心肾不交配心俞、肾俞、太溪;脾胃不和配足三里;痰热内扰配内关、丰隆。
温馨提示:中医讲究辨证论治,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发病程度不一样,所以请到医院医生处检查、咨询。制定除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,才能使病情康复得更快。